//one_half


千叶成夫


日本著名艺术评论家,日本物派的代表理论家

1946年生于日本岩手县,成长在东京

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美术史学专业博士后

巴黎大学西欧近现代美术史专业博士

曾任职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主任研究员、首席策展人,现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及日本中部大学教授


2016年7月9日下午,北京市大千画廊美术馆邀请到日本著名艺术评论家、日本物派的代表理论家千叶成夫先生,以《东亚当代艺术展述和定位》学术问题,为喜爱和关注艺术的学者进行了一次深度讲座。讲座从艺术史、近现代美术史发展进程的动向(包括中国近现代艺术)以及日本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等三个方面展开。

千叶成夫先生从艺术家应该怎样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艺术史这个话题开始了这场学术讲座。他认为了解艺术史是艺术家的基本素养,现场并以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对艺术家和艺术史进行了比喻的阐述。

他介绍了西欧开创的近代艺术的方式和框架,表达这一历史概念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不同的艺术派别的名作及不同的表现形式概述了这个时期的艺术构成,如卡拉瓦乔、维米尔、戈雅、莫奈及杜尚等艺术家作品。他还谈到艺术作品中空间构成、理解和实践等问题,也包括西方艺术史于当代西方艺术发展之间难以突破的关系。

千叶成夫先生指出东亚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与西欧的不同之处,并针对两者的艺术史和亚洲的整体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也谈论了从“星星画会”之后开始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以及“八五美术运动”中的现代主义思想带来的改变,千叶成夫先生将这些发展倾向称为“中国新波普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他指出当代中国艺术的创新借鉴,也从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与苏联式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变种”关系进行了说明。 

最后千叶成夫先生讲到日本的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日本艺术家在思想上想要尽早超越西方艺术的野心,其中包括日本的“具体”、“反艺术”、“物派”以及很多流派的绘画,每个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艺术家,并指出日本艺术家所追求的方向和感觉是“非・决定”,但千叶成夫认为原创性的当代艺术还在发展过程中。

讲座结束后,在座学者针对当代艺术未来发展对东方元素的利用、西方艺术及对艺术家作品的思考等问题与千叶成夫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同时千叶成夫先生也在大千画廊美术馆对馆藏傅抱石、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的画作进行了解读和鉴赏,并给予较高评价。